《北林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株伟岸的白杨树

   期次:第610期      查看:130   







  ●提起北林的树,每位老师和同学都会如数家珍地罗列出许多,有满树“白鸽”的白玉兰、冠如华盖的悬铃木、叶黄胜金的银杏、凌寒傲雪的蜡梅……不胜枚举。而我首先想到的则是校园中心那株曾经最高的树,那株伟岸的白杨树。
  记得是在1993年春季,也就是通过染色体镜检证明我国已经育成三倍体毛白杨的第二年,遵从导师朱之悌先生的指示,从河北基地取回的一大批毛白杨杂种优良无性系插穗,在原林学系温室前的苗圃地里扦插育苗,为系统检查哪些无性系是三倍体准备材料。通过染色体制片观察,发现其中有27个优良无性系为三倍体,包括后来获得林木新品种权证书的三倍体毛白杨1-11号。
  此后,这批无性系材料就一直保存在圃地中。直到有一年春天,由于染色体加倍育苗需要圃地,所有无性系都被移走了,圃地栽满了新的杂种苗。一天出差回来去温室,突然看到在温室前杂种苗畦埂之外,长出一株半人高的毛白杨杂种苗。问管温室的彭师傅,不是她栽种的,推测应该是那批无性系的根萌苗。由于萌生的位置无碍温室开窗和杂种苗生长,才得以幸存。
  不知不觉之中,这株小苗一天天长大,又由小树长成近20米高的大树。检测其倍性证明为三倍体,但却不知是27个三倍体毛白杨中的哪一个。2011年,学校加大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力度,开始老温室搬迁和绿地改造工程。建于1952年的老温室,三倍体毛白杨新品种等成果的诞生地,终于完成了其辉煌的历史使命。而这株三倍体毛白杨,以及澳大利亚Lind鄄sayPryor教授赠送给朱之悌先生的一株摩洛哥银白杨等则被作为学校历史景观保存下来。
  综合楼和博物馆之间的老温室原址上建成了一处雅致而实用的公共绿化带,那株三倍体毛白杨矗立其中,分外醒目。料峭春寒中,它早早地展开绿叶;秋风扫落叶的季节,它依然郁郁葱葱;寒冬腊月里,它不屈不挠、挺拔向上;尤其是夏季,它就像一把张开的巨伞,为树下读书的学生或嬉闹的儿童撑出一片阴凉。对于这株三倍体毛白杨,曾经与学校有关部门商量在树下刻碑纪事,但最后不了了之,只是还记得我为之撰写文字中的一句:黄河纸业业未竟,白杨精神神永存。
  在这白杨精神里,有朱之悌先生长期坚持在基地蹲点,亲自动手测量数据,掌握第一手资料,甚至为不影响试验布置而和学生一起拉犁耕地的实干;有为了保住试验林不被砍伐,整整一天孤零零地坐在林业局办公楼外等待与局长见面,以便劝说其改变决定,或一次次为事业强作欢颜而委曲求全的坚忍;有在课题研究遇到困难时,或遭受学术界的故意刁难时,总能通过努力巧妙地加以解决的智慧;有与科研基地的领导和群众融洽相处、亲密无间的率真;有组织来源于10个省、数十人的课题组持续十几年开展毛白杨良种选育攻关,此后又领导“百万吨三倍体毛白杨纸浆原料林产业化集团协作组”进行纸浆原料林基地建设而指挥若定的大气;更有他为了推动“黄河纸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以及一位老一辈知识分子追求报国事业的拳拳之心。
  2016年12月,为满足正在建设的学生宿舍和食堂供热需求,学校准备利用这株三倍体毛白杨生长的公共绿化带建设地下锅炉房,较为矮小的摩洛哥银白杨被移栽到森工楼南侧的绿地,而三倍体毛白杨由于过于高大而只能伐除。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学校博物馆的张志翔、张勇两位馆长独具慧眼,将这株三倍体毛白杨锯为数段标本收为馆藏,使我们仍有机会感受它的伟岸,以及镌刻在那一圈圈年轮里的故事。
  一株伟岸的白杨树,一段值得永远珍藏的记忆。(康向阳)

北京林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7405次访问,全刊已有25696654次访问